为扎实推进2025年暑期学生岗位实习工作,确保学生实习期间安全稳定、有序开展,7月16日,建筑工程学院借助线上平台召开暑期岗位实习专题会议。学院院长李勇主持会议,全院2023级岗位实习指导教师与辅导员悉数参会,围绕实习安全管理、学生动态跟踪、极端天气应对及师生协同保障等核心议题进行全面部署。


筑牢安全红线,细化全场景防护
会议伊始,院长李勇结合《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条例》,着重强调要时刻绷紧安全红线,将防护范围延伸至学生实习生活的各个角落。除交通安全、生产安全、网络安全及防诈骗等常规领域外,特别新增租房安全专项提醒:要求学生选择正规中介租房,入住前检查电路、燃气设备及门窗锁具安全性,避免租住低洼地段或老旧房屋。
李勇明确指出:“安全是实习工作的生命线,指导教师与辅导员要建立‘1+1’协同机制,共同成为学生的‘双保险’。指导教师侧重岗位安全与技术指导,辅导员聚焦生活保障与心理疏导,每周至少开展1次联合沟通,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与实际困难。”
聚焦身心关怀,强化动态监测
针对实习期间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波动,会议提出建立“日常观察+重点干预”的心理支持体系。指导教师在批阅实习日志时,需重点关注学生情绪表达,发现焦虑、抵触等负面情绪及时反馈辅导员;辅导员通过定期视频访谈,了解学生人际交往、工作压力等情况,必要时联系学院心理中心开展专业疏导。
“学生离开校园不等于脱离学校关怀。”李勇强调,学院将定期组织教师走访实习企业,实地查看学生工作环境与食宿条件,面对面听取实习反馈,现场协调解决住宿偏远、加班超时等实际问题,让学生感受到“离校不离管,实习有关怀”。
应对特殊情况,压实应急责任
针对近期我省高温与强降雨天气交替出现的情况,会议细化极端天气防护措施。高温天气下,户外作业学生必须严格执行错峰工作制,随身携带防暑药品;强降雨时段,通勤学生需避开积水点和危旧房屋,遇交通中断立即向单位与学校双重报备。
学院同步建立“日报+周报+突发直报”三级响应机制:实习专员每日汇总打卡数据与异常情况,遇紧急事件启动“15分钟响应、1小时处置”预案。李勇要求全体教师:“必须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、反应快,用责任筑牢学生实习安全防线。”

此次专题会议进一步完善了暑期实习管理体系,明确了“安全无死角、关怀无缝隙、责任无空缺” 的工作标准。参会教师纷纷表示,将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,护航学生安全完成实习任务,为职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。